「日本海側」
這個詞彙給人什麼樣的感覺呢?
實際上,這有點像台灣人常說的「北海岸」。一開始會聯想到的是冬季陰雨連綿的陰沉天氣。然而在日本,氣溫更低,冬季時更是雪花飄飄不停。著名的滑雪勝地如長野、新潟、山形,幾乎都位於日本海側。當冬季來臨,季風從北方吹來,帶來連綿的灰濛陰雪。若非特地前往滑雪,造訪日本海側縣市的冬季旅遊,就要做好在雪水夾雜的地面、灰濛濛的飄雪中行動的心理準備。
然而,在這其中有一個特例。
我記得我初次來到福岡,正在找房子的時候,曾詢問房仲一個問題:「福岡位於九州的北海岸,這樣算是日本海側嗎?」
房仲回答說:「這個說法有點不太像。這邊雨不是很多,但天空經常雲很多陰陰的。」
回想起來,這句話相當清楚地描述了福岡獨特於其他日本海側城市的氣候特點。儘管位於北海岸,冬季的福岡卻以多雲天氣為主,雨量並不多。原因是什麼呢?
從結論來說,主要是因為福岡北方有朝鮮半島的存在。
冬季,乾冷的季風南下吹向日本海,遇到暖濕的海面,逐漸吸收水氣,累積到一定程度後,吹上日本海側縣市的陸地、山坡迎風面,就產生降雨或降雪。這種現象與我們所熟知的台灣冬季雨水不斷的基隆、宜蘭類似。
在其他日本海側城市,季風需要越過廣闊的日本海面才會吹到陸地,進而形成降雪。然而,福岡的東北方僅200公里處就是朝鮮半島。當季風南下,離開朝鮮半島南方後,經過狹窄的對馬海峽,很快就抵達福岡。這麼短的距離並不能攜帶足夠的水氣,僅足夠形成雲,卻不足以產生降雨。
因此,儘管福岡冬季的雲量明顯較春秋季增多,接近日本海側城市的特徵,但降雨或降雪卻並不多,雨量反而接近太平洋側城市的程度。
也許,正是擁有這種特殊的氣候條件,使得福岡有機會成為九州地區的首要大城市。若非朝鮮半島的影響,福岡的冬季將會變得陰沉多雨,再加上大雪覆蓋,居住在此將變得相對困難,也就難以吸引足夠的人口來此定居生活了。